一般而言,普通人的心脏偏左,位于左胸腔,但也有一部分人长在了右侧,其心房、心室和大血管的位置宛如正常心脏的镜中象,被称为“右位心”,又称“镜面心”,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病,在人群中约占1%。而为右位心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目前国内外仅有个案报道。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成功为一名右位心患者实施了心脏永久起搏器安置术,为潜江地区首例。
今年6月,53岁的申阿姨因头晕乏力等不适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经过详细检查发现:申阿姨最长心跳停搏时间长达8.7秒,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考虑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情况,如果不植入心脏起搏器改善症状,随时有猝死风险。在检查的过程中,同时发现申阿姨是镜像右位心,由于位置的变化,会导致在正常体位下显示影像的差异变大,所以手术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我院属于常规手术,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有着丰富的手术经验。然而右位心患者手术与一般的情况不同,医生需要将手术习惯和技巧等进行180度“转位”,这不仅要求医生有过硬的基本功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对解剖结构和影像学检查熟练掌握,手术极具挑战性。
6月19日下午,在经过科室充分讨论及与患者、家属详细沟通后,由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兰江、副主任辜强、主治医师张华、陈文婷、陈明慧等组成的介入团队,为申阿姨实施了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手术历时近3小时,兰江主任团队克服了患者锁骨下静脉变异、需要在造影下重新穿刺等重重难关,最终成功为患者在右侧胸壁植入了永久单腔起搏器,植入后各项参数良好,术后患者头晕症状有所改善,无任何并发症,近日已顺利康复出院。
右位心患者心脏永久起搏器安置术的开展,不仅填补了潜江市域内的空白,在国内也十分罕见。该手术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介入医疗上应对疑难手术的能力得到了重大突破!
医学小科普
什么是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适应症
①窦房结功能不全者;
②成人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者;
③慢性双分支阻滞的患者;
④颈动脉窦过敏和心脏神经性晕厥者。
术后注意事项
①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不宜大幅度外展外旋,防止电极脱落;
②保持起搏器植入切口局部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③避免接触大磁场,手机电话应健侧接听,雷电天气避免出行;
④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随诊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