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被列为我国重点防治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在世界哮喘日来临之际,为了响应“为哮喘患者健康教育赋能”的宣传主题,我院开展了系列科普义诊活动。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舒鹰带领专家团队来到了王场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为当地居民免费检测肺功能;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护士长符美芳为患者和家属们进行了科普宣教讲座。
通过系列活动,帮助群众及时发现潜在的呼吸系统问题,提高患者对哮喘管理的认识,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每年的春季是哮喘病的高发季节。46岁的高先生近半月来感到胸闷、气短,尤其是在夜间更为明显,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平素身体很好的他赶紧来到我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后,证实为支气管哮喘。高先生很疑惑:哮喘不是年轻人才得的病吗?

其实,哮喘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据中国肺部健康研究显示,中国20岁以上成人哮喘患病率为4.2%,呈逐年上升趋势。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着全球2.6亿~3.5亿人,每年导致45万余人死亡,但大多数死亡实际上是可以预防的。
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也称为哮喘病。是由多种细胞(比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哮喘的表现有哪些?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同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变的气流受限,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但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症状不典型,难以识别。反复咳嗽或胸闷2个月以上不缓解,夜间咳嗽或胸闷的症状较日间明显,尤其伴有过敏性鼻炎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需要进行肺功能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检查来鉴别诊断。
如何预防哮喘发作?
哮喘的发作与多种因素有关,当各种刺激因子如变应原(灰尘、动物毛发、尘螨等)、空气寒冷或干燥、运动、药物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气道收缩。由于哮喘患者的气道呈现慢性炎症反应,处于易激惹状态,对各种刺激因子高度敏感(气道高反应性),使得气道过强或者过早出现收缩,引起气道狭窄,呼吸功能受阻,这就是哮喘发作的过程。

要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首先就要识别并避免各种刺激因子,如做好除螨措施,避免进食过敏食物,避免接触带毛的宠物,清淡饮食、避免冷饮,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等。此外,患者还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控制哮喘引起的气道炎症和扩张哮喘急性发作时收缩的支气管。
控制哮喘,规范用药
药如手中利刃,是控制哮喘的重要武器,不可轻易舍弃。哮喘治疗药物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前者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期维持,后者为按需使用的药物,可迅速缓解哮喘症状。治疗哮喘,需密切配合医生,进行长期的自我监测,坚持长期规律使用药物,定期就诊。

自我管理不能少!
哮喘是异质性的慢性气道疾病,随着环境和体质的变化,即使是在规律治疗的基础上,也可能出现病情波动。因此,每名患者都应学会疾病的自我管理,以减少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小妙招:
1、写哮喘日记,记录天气、饮食、症状和用药等内容。
2、监测哮喘病情,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
3、牢记哮喘急性加重的家庭急救方法,常备短效支气管舒张剂,能熟练正确地使用吸入气雾剂,或者在家中配备雾化器以备不时之需。
4、定期就诊,与医师确定哮喘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