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版 > 医疗服务 > 医疗科普 > 医疗科普 > 正文

肠系造影:洞察肠道健康的“新利器”

发布时间:2025-05-16    阅读量:       来源:放射科


肚子隐隐作痛,腹泻反复来袭

体重莫名下降……

日常中,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

却可能藏着大隐患

当常规检查难以揪出“真凶”

肠系造影就成了疾病的“照妖镜”

肠系造影(如小肠造影、结肠造影等)是放射科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肠道结构和功能。普通肠镜只能看到回肠末端到肛门肠段内的病变,无法探清黏膜外和小肠全貌,而肠系造影操作相对简单,可以观察肠腔内外及病灶周边血管信息,还不容易受肠道形态的干扰,带给患者不一样的选择。

红色部分迂回复杂的是小肠,成人全长约4-6米

肠系造影家族

一、小肠造影

1.口服法(钡餐):患者分次口服钡剂,通过X线追踪钡剂在小肠内的充盈、蠕动及通过情况,观察肠道运作是否顺畅;

2.插管法(小肠灌肠):经鼻插入导管至十二指肠,直接注入钡剂和气体,这种方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小肠黏膜的细微形态。

小肠造影

二、结肠造影(钡剂灌肠)

经肛门注入钡剂和/或空气,观察结肠形态、有无狭窄、占位或炎症病变。

结肠造影

肠系造影适应症

1.怀疑肠道病变,如克罗恩病、肠结核、肿瘤、憩室、肠梗阻等;

2.不明原因腹痛、腹泻、便血、消瘦等;

3.术前评估或术后复查(如吻合口情况)。

有的小伙伴不清楚肠系造影的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下面这份指南,帮您进一步掌握检查的相关内容:

检查前的准备

1.饮食调整:检查前1~2天低渣饮食,术前一晚禁食(小肠造影需空腹6~8小时),避免食物残渣干扰成像结果;

2.肠道清洁:结肠造影前,需提前服用泻药(如聚乙二醇)或灌肠,确保检查视野的清晰;

3.告知医生:务必向医生告知过敏史(如钡剂过敏,虽然罕见,但也不能忽视风险)、妊娠情况、便秘或肠梗阻,必要时医生会改用碘剂等其他造影剂。

检查的步骤

1.检查体位:根据检查具体部位,患者可能需要仰卧、侧卧、俯卧等不同体位,以便全方位捕捉肠道影像。

2.影像采集:医生需要动态观察钡剂流动,有时还会轻柔压迫腹部,帮助分离肠袢,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3.检查时长:检查通常持续30分钟至1小时,若涉及小肠追踪,可能需间隔多次拍摄,以完整记录钡剂在小肠内的全程路径。

检查后注意事项

检查后可能出现腹胀、轻微腹痛,大多是注气或钡剂导致的,通常可自行缓解。如果出现暂时性便秘,可以多喝水或遵医嘱用缓泻剂。

肠系造影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肠穿孔患者切勿进行钡剂造影,以免钡剂泄漏至腹腔引发严重后果。

相对禁忌:严重梗阻、高风险出血患者,也应谨慎对待肠系造影检查,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开展。

肠系造影和肠镜是相互辅助的,只要详细了解并按要求做好准备,它就能成为洞察肠道健康状况的有力助手,帮助医生精准诊断,为后续治疗指明方向。